中國的三大不可戰勝之處


中國的三大不可戰勝之處

自從歐洲探索了新大陸並開啓了大航海時代,全球性的大國開始出現了。這些國家共同擁有代表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應用,堅實的工業和製造業。工業總產值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最重要指標。列強的崛起皆因強大之工業。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率先開啓了大航海時代,而英國則率先完成工業化,因此成爲了日不落帝國。1894年,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首次超越英國,成爲資本主義頭號工業強國。科技在一戰前的德國處於最高峰,國際影響力和金融霸權在英國。然而,美蘇科技爭霸,美國阿波羅登月成功,讓美國站在了人類科技的制高點。1970年代,美元與石油掛鉤,所有石油貿易以美元結算,美國才完全取得金融霸權,成爲全球公認的頭號強國。前蘇聯、歐盟和日本曾對美國造成衝擊,但都因明顯弱點和缺乏全方位挑戰美國的能力而失敗。直到2010年,中國的工業產值歷史性地超過了美國,取代了美國頭號製造業強國的地位。

中國是一個全能型國家,在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和制度方面都出衆,並且深諳沉潛之道,團結一致謀發展。這樣的對手是美國從未遇到過的,跟以往任何一個對手都有本質的區別。美國對於如何對待中國的問題,缺乏經驗。他們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對日本和蘇聯的效果如何,對於中國則無從得知。由於對未知的對手,任何人都會感到不安,美國人內心也充滿了焦慮。中國作爲一個飛速發展的國家,與歐盟、前蘇聯和日本有什麼不同呢?中國有哪些獨特的優勢?爲什麼美國難以打敗中國呢?首先,中國是一個沒有明顯弱點的國家。中國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國家,各方面比較均衡,沒有明顯的弱點和漏洞。一個國家最主要的是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關係到一個國家能否獨立自主的關鍵。中國曆來非常重視糧食安全,管理層頭腦非常清醒。作爲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就是立國之本,國本不固就會地動山搖。

因此,中國一方面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另一方面精心維護主糧生產,每年財政都會撥出幾千億以補貼農業種植。比如種糧補貼就覆蓋大米、小麥、棉花、玉米四大類,這樣,即使國際糧價遠低於國內價格,我們也能保證農業生產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主糧不能保證自給自足,會對一個國家造成什麼打擊?前蘇聯給出了答案。蘇聯雖然有很廣闊的土地和各種自然資源,但一直面臨糧食不足的困境。雖然後來加足了馬力,提高了生產率,提高了糧食產量,但是始終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蘇聯雖然想盡辦法發展農業,但是到1980年糧食產量仍然只有2億噸,而蘇聯共有2.7億人口,一年需要2.5億噸糧食。因此,蘇聯在糧食生產上出現了巨大的缺口,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這也是中國難以被擊敗的原因之一。雖然中國有着龐大的經濟體量和人口基數,但是像糧食和能源這樣的重要資源卻很難在國內自給自足。

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爲當人們無法滿足基本需求時社會就會不穩定。歷史上,蘇聯就因爲糧食供應和能源短缺而崩潰了。儘管中國有一定的石油儲備和產量,但是由於經濟體量過於龐大,每年還需要花費幾千億美元進口石油。這種石油大多數是通過海運,運往中國的石油大多通過馬六甲海峽。如果其他國家封鎖了馬六甲海峽,中國的石油供應就會受到威脅。然而,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在過去幾十年裡採取了多種措施,使得中國的能源安全得到了顯著提高。一方面,中國正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以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另一方面,中國購買石油的途徑也越來越多樣化,不僅是從中東產油國進口,而且俄羅斯和委內瑞拉也成爲了中國的重要石油進口來源國。此外,中國正在建設大量的管道和運輸通道,例如中俄石油管道和中巴經濟走廊,以確保石油供應的穩定。

防疫理赔风暴落幕 6月仅6.7亿

總的來說,中國的糧食安全得到了保障,能源安全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整體上來看,中國不太可能被其他國家掌握住把柄。此外,中國的製造業實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工業和製造業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比服務業和金融業更爲重要。美國的第二產業雖然在國民經濟中佔比偏低,但留下的精華都是高端製造業。如果沒有強大的工業能力,美國的金融霸權和文化霸權都無從談起。因此,中國必須在工業和製造業方面不斷提升實力,以應對國際競爭和打壓。當2010年中國的工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時,美國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手段打壓中國的重點產業,但中國的工業和製造業還是堅挺了下來。到2020年,中國的製造業產值已經超過了美國、日本和德國三國之和,整體實力碾壓了美國。最後,中國還有三個獨一無二的優勢,包括全世界最高效的基礎設施、全世界最齊全的產業鏈和即將成爲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些優勢使得中國成爲了世界工廠,並越來越成爲世界的創造中心。

2018年金翼奖参选单位:贝乐学科英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吸引了衆多世界級企業、資金和技術的流入。以特斯拉爲例,上海工廠的建立對其救助和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讓全世界瞭解到,中國是世界製造業企業的最佳去處。過去,美國企業成功的模式是美國研發——美國製造——美國銷售,然後賣到全世界。但由於製造成本過高,這個模式現已發生變化,即美國研發——中國製造——全世界銷售。在這個模式下,美國只需要負責研發,剩下的兩個環節都在中國完成,這讓美國賺取了大頭,而中國則賺取了小頭。然而,如今這個模式已經遇到了困難,因爲中國本土的科創企業開始崛起,有實力有魄力在全世界搶佔美國企業的市場。21世紀的世界經濟運行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先進技術+中國製造+中國市場=成功。這個公開的“秘密”成就了蘋果和特斯拉這兩個超級巨星,它們是美國先進技術碰上中國製造與中國市場後的產物。

逆袭天后系统

蘋果和特斯拉的成功讓我們看到,要想獲得成功,一家制造業企業需要降低製造成本,提升產能,搶佔更大市場。市場佔有率越高,研發成本攤薄就越低,商品成本就下降得越快,就有更多的利潤進行新技術的研發,形成良性循環。中國的製造業目前正在升級中,從中低端製造業邁向高端製造業,而高端製造業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固有地盤,中國的產業升級對他們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儘管高端製造業是美國的核心競爭力,但中國的製造業整體優勢突出,產業升級是大勢所趨。中國可充分發揮其經濟規模以及後發優勢,發揮“規模優勢”及其帶來的“磁吸效應”。在現代經濟中,許多核心產業若沒有規模是無法發展的。許多全球500強企業制定了中國市場戰略,這也讓我國政府可以對外資進入中國設定一些特別的、一般情況下不易答應的條件。通用汽車公司進入中國後,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研發中心,而對其他國家的要求並沒有得到通用的迴應,因爲這些國家沒有足夠的市場份額。

中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科技和產業體系,具備規模優勢。後來者有時候會領先於先驅者,其中有許多要訣,比如可以學習先驅者的經驗,避免犯錯誤,不走冤枉路。特別是如果有能力去模仿和複製,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就可以大大加快進步的速度。中國顯然採取了“蛙跳式”的技術更新,當連有線電話都很難普及時,中國已進入了無線和數字通信的階段。雖然中國在第三代手機技術方面輸給了韓國和西歐,但它最早佈局了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動通信。中國的傳統金融業尚未充分市場化,但“互聯網金融”已經衝到了世界最前沿。這就是“蛙跳式”的技術更新。毫無疑問,中國是一個全能型選手,比美國更全面。中國可以實現主糧自給自足,糧食安全得到保障,而美國無法在糧食方面做文章。中國的工業很齊全,是聯合國認可的具有全產業鏈的國家,除了少數尖端產品被卡脖子外,其他的一切都能生產。美國之前對付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在面對這樣一個對手時通通都不好使。

雖然未來中美之間仍會存在摩擦和爭端,但最終美國會認識到它無法戰勝中國。這樣,美國就會認清現實,與中國展開合作,這對雙方都有利。希望美國能早日放下霸權思維,讓兩國攜手爲全人類的發展助力。

《漂亮的战斗》“漂亮的”营销,高情绪价值赋能品牌传播新可能

魔法少男

美国共和党议员提议罢免同党众议长凯文·麦卡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