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美食新聞
COP27/聯合國氣候峰會- 2030年前 斥資三兆強化40億弱勢族羣韌性
COP27/聯合國氣候峰會- 2030年前 斥資三兆強化40億弱勢族羣韌性
氣候變遷不可逆,全球也加速調適行動,特別對COP27主辦方埃及周邊最脆弱的非洲地區來說,取得調適基金會是此屆重要目標之一。
COP27主席於11月8日發起夏姆錫克調適議程(Sharm-El-Sheikh Adaptation Agenda),召集全球各界於2030年前落實30項成果,期望動員高達3兆美元,爲40億脆弱羣體增加韌性,弭平調適落差。
這是首次結合公私部門,涵蓋糧食和農業、水和自然、沿海和海洋、人類住區和基礎設施等五大領域的全球計劃。在會場上,埃及外交部長H.E. Sameh Shoukry表示,此屆COP志在強化全球在調適與韌性上的行動,英國首相Rishi Sunak在高峰會上也率先承諾提高三倍至17兆英鎊的調適基金給開發中國家,足足顯示調適行動在此屆會議的重要性。
聯合國IPCC:減少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行動要轉型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提及,若要減少暴露於氣候變遷的衝擊程度,調適行動必須徹底轉型,然而聯合國氣候峰會要以全球尺度瞭解各國調適需求,並找到足夠的資金支持,一直是長期挑戰。
雖然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鼓勵締約方由下而上遞交國家調適計劃(NAP), 這些承諾與計劃的落實仍取決於氣候調適基金的擴增。但比起減緩目標,調適項目的融資對私部門較難保證獲利,故調適目前所分配到的氣候基金比例較低。
继国安后,上港躺赢2000万,却揭开国足落后的根源,泰山深陷其中
COP27主席於11月8日發起夏姆錫克調適議程,召集全球各界於2030年前落實30項成果,期望動員高達3兆美元,爲40億脆弱羣體增加韌性,弭平調適落差。 照片/美聯社 Peter Dejong
日月潭「环潭船骑」 为花火音乐会暖身 21日首梯将施放480秒
在2019年和2020年,已開發國家承諾給非洲國家的114億美元調適基金, 其中不到3%來自私部門。雖然COP26已開發國家決定在2025年前加倍每年給中低度開發國家的調適基金,就目前進展而言只有部分達標,且400億美元的資金仍與實際調適需求有所落差。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COP27會期前最新發布的《2022調適落差報告》(Adaptation Gap Report 2022)估計,開發中國家在調適氣候變遷的成本在2030年將達每年3400億美元。
此外,儘管編撰國家調適行動方案使締約方能夠確定優先工項和資金需求,但顯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制訂方案和評估其需求的技術能力,進而衍伸難以透過多邊機構和UNFCCC的金融單位獲取資金的窘境。
提升全球氣候變遷調適:要能力,也要找方法
除了資金不足外,能力與方法的落差也成爲了解調適需求的最大阻礙。聯合國有鑑於過往調適委員會 (Adaptation Commitee,AC)及被稱爲調適知識庫的奈洛比工作計劃(Nairobi work programme,NWP)的不足,根據巴黎協定第七條第一款,發展「全球調適目標」(Global Goal on Adaptation, GGA)的國際框架,盤點全球調適的進展、行動、和資源,透過方法論提升各國的調適能力和韌性,減少脆弱度並促進永續發展。
全球調適目標,也幫助各國將調適納入全球盤點中,亦符合巴黎協定第十四條的規定。全球調適目標誌在平衡減緩與調適,建立與減緩和升溫狀況相應的指標,並透過評估調適成本擴增調適基金。不過直到COP26,大會才終於決定成立爲期兩年的格拉斯哥夏姆錫克工作計劃(Glasgow–Sharm el-Sheikh work programme,以下簡稱工作計劃)專責全球調適目標的建構,並轉交兩個UNFCCC的附屬機構每年辦四次工作坊。
在工作計劃八月底的第二次會議,與會者就調適的落差、阻礙、解方及支持既有努力等方面進行小組討論。會議討論包含資訊落差以及氣候融資的不足造成計劃與落實的困難,如非洲只有十分之一的地面觀測資料且超過一半不準確。
除了促進資訊與科學的能力建構,一些與會者建議加強長期計劃的調適政策和區域協作,推廣社會安全網以及自然爲本的解決方案,並在考量性別和在地脈絡下,促進地方領導和社區爲本的作法。
像索羅門羣島在缺乏基礎設施和資金的情況下,自行建造石牆面對海平面的上升,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建造住房,並在鹽水入侵影響到農業的地方,將種植園的地勢提高。工作計劃也需建立框架,使用類似於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方法,將工作分類成主要與次級目標,並建立一套指標。這些目標應具全球性但同時反映地方、國家和區域的情況。一些與會者提議,可以採用不同的全球均溫上升情景制定目標,或使用氣候調適經濟學的框架將風險量化。
另一方面在對既有調適項目的部分工作坊也指出不足之處。《2021調適落差報告》指出,約有79%的國家至少有一項國家層級的規劃工具,但只有26%的國家有監測或評估系統,不到一半的國家對調適計劃有進行評估過。其中最低度發展國家和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在獲得資金以建立監測和評量框架上最爲匱乏。
11月5日於COP27會期前,線上下約有200多人蔘與第四次工作坊。會議延續討論開發中國家衡量、報告、覈實調適資訊時的困難。與會者同意,調適報告應建立在原有的基礎上避免增加報告負擔,IPCC也必須就方法論提供協助,並考量跨域的風險與合作。迄今爲止,調適資訊已被納入196份國家通訊、154份國家發展計劃等,報告中包含了更多的量化調適目標,但仍有與會者擔心現有調適資訊依然不完整。
南非分享了國家氣候變遷資訊系統如何監管調適行動的目標成效,在地社羣與和原住民羣體平臺的一名共同主席則分享如何將在地知識和做法納入國家通訊和報告。許多與會者特別提及海洋對話的貢獻,建議在國家調適報告中納入海洋的調適,包含紅樹林覆育、強化漁業基礎措施、與藍碳方法,也呼應生物多樣性公約或第14項永續發展目標。
最後就全球調適計劃與全球盤點的連結上,現有報告可成爲豐富的關鍵資訊來源基礎,例如支持需求、調適資金和資料落差,既有的調適報告也被認爲是確定基線情境和指標的機會來源,例如國家自訂貢獻提供的量化與質化的調適目標。
全球調適目標:10年前非洲集團提倡 今年絕佳機會
格拉斯哥夏姆錫克工作計劃開啓了平衡調適與減緩的前景,全球與在地的調適報告亦能作爲商業案例的宣傳工具,促進私部門對調適行動的支持,報告的準備將有助於把利害關係人納入國家氣候工作中。然而,工作計劃也有待近一步釐清之處,包含全球與地方調適計劃的平衡、全球調適目標如何輔助調適基金、全球調適目標與全球盤點之間的連結。
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完成的國家調適計劃,並努力建立國家的衡量標準和監測系統,調適監測和評估是至關重要。工作計劃應在既有努力之上協助國家自訂調適計劃,提供追蹤這些計劃執行的指標,盤點投入地方社區資金的品質與總量,並且肯認地方領導原則,確保地方社區和組織等非締約方的利害關係人能夠參與全球目標的討論。
全球調適目標的概念是今年主辦國埃及所在的非洲集團(African Group)於2013年所提出,故COP27應是延續討論調適議題的絕佳機會。非洲大陸產生不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獲得僅僅3%的氣候基金,世界上最脆弱的國家中有9成在非洲。
在過去的十年裡,非洲最貧窮國家中處於債務困境高風險的國家數量已增加了兩倍,近年更飽受疫情與烏俄戰爭爆發帶來的糧食危機衝擊。於加速非洲調適的領袖會議上,聯合國秘書長再次呼籲調適金融的增加,非洲聯盟、全球調適中心、非洲發展銀行則共同爲非洲加速調適計劃(AAAP)募資,而英國、荷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也相繼以承諾迴應。
正如同全球調適中心的執行長Patrick Verkooijen所言:「氣候危機沒有暫停按鈕。非洲必須調適氣候變遷的威脅,而且現在就必須調適。」從青年的角度出發,調適基金將助於推動更多新創調適計劃,改善青年生活環境,增加青年對氣候變遷的韌性,並創造就業機會。
青年來調適運動(#Youth4Adaptation)也在今年九月受全球調適中心邀請對世界領導人提出四項訴求:
1.促進青年在氣候調適方面的教育與能力建構;
德赛西威:公司拥有超过90,000㎡的生产车间,配置高性能自动化生产设备、ISO6级洁净车间
2.在氣候調適決策過程中,爲青年提供一個包容參與的環境;
3.調適方面的青年創業家和專業人員賦權;
4.通過有彈性的融資機制,擴大資助青年領導的調適行動。
臺灣青年氣候聯盟期望,COP27將爲調適需求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對話空間,並幫助推進青年參與、公正、地方主導的調適行動。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中建香港啓動“清潔能源計劃” 聚焦建築行業低碳轉型
爲全力響應香港特區政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中建香港)9日舉行“中建香港清潔能源計劃”啓動儀式,聚焦建築行業低碳轉型。
記者:張一弛、許朗軒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終於等到!綾瀨遙、MARNI設計師跨界UNIQLO打造限定T恤
特變、晶澳、中來、東方日升,“下血本”搞戶用!
2月17日,國家能源局發佈《2022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顯示,2022年光伏新增裝機8741萬千瓦,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5111.4萬千瓦,繼2021年後連續第二年超過集中式光伏裝機(3629.4萬千瓦)。
在超過5000萬千瓦分佈式光伏裝機,戶用光伏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新增量,新增裝機2524.6萬千瓦,刷新了2021年新增2159萬千瓦以來的歷史新高。
這是國家財政補貼完全退出後,戶用光伏市場交出的首張答卷,遠遠超過了市場預期,表明整縣光伏式點新政出臺後,戶用光伏市場正迸發出強勁的成長動能。
2022年全國各地光伏裝機數據出臺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北京開了一個會。中國光伏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預測,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將達95-120吉瓦,較2022年新增裝機87.41吉瓦高出約10-30吉瓦。
全年預期新增量創新高的情境下,2023戶用光伏有望再次迎來大爆發。對此,有機構預計,2023戶用市場新增裝機將達到30GW左右,佔CPIA口徑預期新增裝機的25%-33%左右。
目前,戶用市場潛在的巨大發展潛力,正吸引了更多的玩家不惜砸重金進場。
據“草根光伏”瞭解,近期陽光電源、晶澳科技、特變電工、東方日升、中來股份接連放出大招,通過提供戶用光伏貸提供擔保,獎勵經銷商,到頂級傳媒平臺打廣告,舉行招商會等方式來發力戶用光伏市場。其中,特變電工提供的貸款擔保最高爲40億元,晶澳科技20億元,隆基綠能2億元。
特變電工斥資40億砸向戶用光伏
2月17日,特變電工(600089)發佈公告,控股公司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戶用分佈式光伏項目,每年戶用分佈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不超過1GW,實際投資金額根據具體的裝機容量確定,預計投資金額的上限不超過40億元。
晶澳科技:爲戶用光伏貸提供20億元擔保
2月16日,主題爲 “晶心聚力 澳贏未來”的2023年晶澳科技經銷商峰會暨2022年表彰大會在上海召開。在業界,這被視爲晶澳科技全面發力分佈式的一個重要信號。
2022年4月,晶澳科技宣佈將進入戶用光伏市場,並推出了“晶澳.興家”等多項產品。2022年11月24日,晶澳科技公告,2023年度爲戶用光伏終端客戶提供擔保額度預計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
陽光電源:壕擲數百萬元獎勵戶用經銷商
逆變器企業陽光電源也通過招商、獎勵優秀經銷商的方式,加大對戶用市場的佈局。
2023年1月18日,陽光電源的“陽光家庭光伏”在瀋陽和合肥同時開啓招商會。
2月15日,陽光家庭光伏舉行優秀經銷商交車儀式,向一批優秀經銷商代表現場嘉獎特斯拉、長安皮卡等汽車,一舉壕擲數百萬元。
2月18日,陽光電源爲了拓展工商業光伏市場,在合肥舉行了陽光工商業光伏2023生態夥伴大會。陽光電源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其發力分佈式的意圖已不言自明。
組件巨頭——東方日升也開足馬力,加大對戶用光伏市場招商力度。
2月14日,東方日升和點點雲智能科技聯合主辦的“心中有情 攜手共贏——昇陽光家庭光伏全國招商會”在安徽滁州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超400位意向客戶出席盛會。
據瞭解,除了較早切入戶用賽道的天合光能、正泰安能、創維光伏之外,隆基綠能、晶科科技、特變電工和中來股份等上市公司。
晓鸣股份:9月鸡产品销售收入5435.26万元,同比增6.27%
前不久,中來股份更是將中來民生戶用光伏品牌的廣告打到CCAV-1綜合,CCAV-4中文國際,CCAV-7國防軍事,CCAV-13新聞,CCAV-17農業農村等多個優勢頻道,保守估計至少要花個幾百萬。
全球光伏組件南波萬隆基綠能於2022年7月推出了面向戶用的“隆基向日葵”,2022年12月30日公告向戶用光伏貸業務提供不超過2億元擔保。
《我们的歌5》东方卫视首播,收视口碑双起飞,6大看点纷纷助力
如今的戶用光伏市場正隨着天合光能、正泰安能、特變電工、中來股份、隆基綠能、晶科科技、陽光電源等行業頭部企業的進場,而變得更加規範,同時更是在各巨頭全面招商、提供貸款擔保,斥重金髮力的情況下,讓市場保持高增長有了保障。
正泰南存輝say,戶用光伏市場潛在裝機量可達1000吉瓦,相當於46個三峽的裝機量。以此來看,2021年新增2159萬千瓦,2022年新增2524.6萬千瓦,只是“開胃菜”,2023年進一步大爆發可期!(草根光伏)
NVIDIA合作伙伴 推新款Jetson AGX Orin伺服器及设备
國際能源總署IEA:1.5℃ 升溫上限有望達成 但富國需提前5年實現碳中和
國際能源總署IEA:1.5℃ 升溫上限有望達成 但富國需提前5年實現碳中和
中國大陸山西省芮城縣的太陽能設施,攝於2019年。 美聯社
法新社、英國衛報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9月26日表示,巴黎協定限制全球暖化幅度低於1.5℃的目標仍可能達成,但許多富裕國家爲此必須提早5年,在2045年達成碳中和,而中國大陸則須提早10年,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
IEA在26日發佈的「淨零排放路線圖」(Net Zero Roadmap)更新報告指出,目標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多數已發展國家,應致力提前達成目標。發展中國家的淨零目標期限則不同,例如北京爲2060年,印度則是2070年,不過IEA最新報告指出,幾乎所有國家都應努力將期限提前。
IEA先前在2021年版的淨零排放路線圖中,指稱新的化石燃料開發不利於全球在世紀中達成低碳化目標,也讓1.5℃的升溫上限更難維持,不過IEA如今發現,隨着太陽能發電容量和電動車銷售等有所進步,淨零排放進展得到助力。
IEA指出,能源產業的變遷速度比許多人想像更快,綠能科技的發展可望協助達成2030年前,三分之一的所需減排量。IEA表示,綠能崛起是全球氣候目標仍可能達成的主要原因。
IEA也對化石燃料投資增加及高排放量提出示警。IEA署長比羅爾指出在過去兩年來,通往維持1.5℃上限的道路已窄化,但綠能科技正協助保持希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黃河上游好“風光”——青海加快清潔能源發展見聞
2023 年 10 月 19 日
美食新聞
No Comments
Brittany Naomi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黃河上游好“風光”——青海加快清潔能源發展見聞
新華社西寧10月13日電題:黃河上游好“風光”——青海加快清潔能源發展見聞 新華社記者解統強 金秋時節,在位於黃河上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風力發電機葉片迎風飛轉,一塊塊蔚藍色的光伏板組成“光伏海洋”,來自大自然的風能和太陽能,被源源不斷轉化爲綠色電能,通過電網送往千家萬戶。 9月底,國家能源集團青海電力有限公司海南基地共和縣100萬千瓦“牧光儲”項目四期20萬千瓦光伏項目併網發電,這是這家公司2023年第二個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的100萬千瓦光伏項目。 這個項目所在的光伏發電園區位於黃河上游龍羊峽庫區西岸的塔拉灘上,從四季不長草的荒灘到一座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誕生,黃河見證了這片土地的“風光”之變。 “牧光儲”項目依託當地豐富的農牧資源,採用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種草、牧羊的方式,構建新能源開發與畜牧業協同發展的“牧光互補”新模式。 每年夏季,深藍色的光伏板下都會長出鬱鬱蔥蔥的青草,園區裡的“光伏羊”啃食青草,奔跑追逐,成爲當地引人矚目的風景。 “爲了讓羊羣能夠暢通無阻地吃草,我們通過研究將光伏組件的離地間隙設計爲150釐米。”國能(共和)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井國順介紹,電站維護時,檢修人員對光伏板進行沖洗,從而可以給光伏板下的土地補充水分,草地涵養水源能力提升,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目前,電站內“光伏羊”的數量達10000餘隻,“牧光互補”模式在創新中不斷髮展。 青海境內黃河干流長1694千米,境內河長佔黃河總河長的近三分之一。在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李家峽水電站,奔騰而下的黃河水所產生的“綠電”,爲專爲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青豫直流”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10月10日,李家峽水電站5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標誌着李家峽水電站實現20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 李家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的黃河干流上,電站單機容量40萬千瓦,規劃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 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薛寧介紹,5號機組作爲“青豫直流”工程的重要調峰電源,主要配合光伏、風力發電間歇性電源運行,平抑風光發電出力變幅,將新能源發電轉換爲安全穩定的優質電源,助力清潔能源外送。 “綠電”不僅通過特高壓外送通道點亮千里之外的萬家燈火,也爲黃河源頭居民帶來了溫暖。在被譽爲“黃河源頭第一縣”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果洛新村牧民葉吉的家中暖意融融。自從家中安裝了用電鍋爐供熱的地暖,葉吉就再也沒有爲冬季取暖而發過愁。 “以前,我們採暖主要靠煤炭、牛羊糞,採暖成本高,既不經濟也不環保。”葉吉說,2020年,葉吉和家人搬進新居,在當地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的幫助下安裝了地暖,從此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瑪多縣,年平均氣溫達零下4攝氏度以下,每年的供暖期超過10個月,取暖是當地羣衆的頭等大事。 自2017年起,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就在瑪多縣分片區、分鄉鎮陸續建成投運“煤改電”清潔取暖項目,當地羣衆逐漸告別傳統取暖方式。今年9月,瑪多縣第四片區清潔取暖改擴建工程竣工投運,自此瑪多縣清潔取暖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近年來,位於黃河源頭的青海省持續開發利用“風”“光”“水”等資源,清潔能源已成爲青海轉型發展、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金色名片”。(完)
我真的不是气运之子
可油可电,兼顾诗和远方及日常代步,抚仙湖试驾海豹DM-i
最后一块拼图 全国国中小校舍耐震改善今年终完成
侃股:从三季报展望年报预期机会
事欣科 低轨卫星大单入袋
加沙地带阿赫利阿拉伯医院遇袭,事件已造成至少500人死亡,外交部回应
美食